【王镛.双缀集.随笔】(一) - 王镛艺术网
推  广代  理维  权鉴  定


当前位置 >首页 > 王镛谈艺

返回

【王镛.双缀集.随笔】(一)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大涤子谓书作,无论老手后学,先以气胜得之者,精神灿灿,出于纸上。惜乎!今人气短,故勉力造作,刷、抹、喷、涂,专以密弱工巧取胜,岂有精神可言?苦瓜此语,今日掷地,犹发余响耳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看真山水,笔下自得真笔墨。此前贤多有的论,所谓得江山之助也。丘壑内融,众美集腕,然后“提笔四顾天地窄,忽然挥扫不自知”,神矣哉!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皓然见太行古松,携笔复就写之,凡数万本,方如其真。后知师于人者未若近取诸物。范仲立又云:“于其师物者,未若师诸心。”此所谓摈落筌蹄,方穷至理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遗形取神,古人论画之要诀也。研湾老圃谓,凡物得天地之气以成者,莫不各有其神。予以笔墨肖之,当不惟其形而为其神也。今若动笔多求形似,谬矣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食古而化,万变自溢于寸心。下笔天成,一息可通乎千古。沈宗骞论自运有如是说。若强为无理,乃至故意灵巧,则不免入于魔道矣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画以奇者胜,或笔奇,或意奇,或趣奇,或格奇,皆成妙境。若反求诸于景奇、物奇,此仅系之于貌而止于形者耳。是故其人必不解笔墨之妙,形式之美,于是假奇峰怪石,异卉珍禽以惊俗目,则不免堕于末流。须知平中求奇,乃真奇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画以天资胜者,因其人个性迥异,必能惑世骇俗,或可博早誉于一时。然终因寡见少学,功气浅薄,而激情易于销钝,不能生发变化,久之必至于熟,久熟必至于粗疏,终至与空洞乏味,一无是处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昔黄子久作《富春山居图》,苦心孤诣,绝不苟且,越七年而始成。故数百年后,仍神韵焕然。如此不能不令人服膺。或云今世求高效率,须快节奏云云,十数日便画得一次个展者,竟不鲜见。如此随手敷衍,以之沽取浮名者,较之前贤,不啻天壤乎?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“画本心学”此王麓台之警语。云烟生自灵台,丘壑发于胸襟,豪端到处,自然触手成趣。故修养心性,梳理性情,学画之首务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画为大家而不善书者,吾未闻见也。夫不谙八法,则不知用笔之妙,墨亦因笔而现。故不究笔墨,亦可称画者,绝非中国画也。犹作油画,无论“古典”、“现代”,若不究笔触、色彩,可乎?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中国画自有其造型艺术之独特“语境”,此自然中所无,不事临摹则不入门径,故始于写真则弗得。汤贻汾谓:“临摹乎物可矣,何必临摹乎临摹之人?”此言谬矣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《天慵庵笔记》有“因心造境”说,或曰:“山川草木,造化自然,此实境也。因心造境,以手运心,此虚景也。虚而为实,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、定工拙矣。”按前人论及形神,其神亦为物象之神,而因心造境之“心”,直指作家灵府。与今之“表现”说,有同出一辙之旨乎?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巧在于工,拙在于朴。巧多修饰,拙近天然。由巧至于拙,艺之至境也。不惟书画,诗文亦然。《岁寒堂诗话》云:“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,而不知拙语亦诗也。”《拜经楼诗语》亦有“用巧而见工,用拙而逾胜”之句。西人别林斯基谓:“艺术必具纯朴,纯朴乃真理之美——艺术作品因之而具力量。”信夫!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二十年前曾游青城,慕其天下之幽。见道观中有售大千先生青城册子,凡十二页。虽功力胜人,却全落旧格,亦不得“幽”趣。闻大千先生尝居青城十载,何至于此耶?后偶见《绘事微言》云:凡学画山水者,看真山水极长学问,便脱时人笔下套子,便无作家俗气。此中关捩,全在一“看”字,“看”,即今之谓观察体验者。若熟视无睹,再居十载,亦无益于事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书画同源之说由来久矣。初以为画本六书之一,所谓“象形”者,或以杨子“书为心画”说,引而为“画为心画”,即书、画同发之于性灵;张彦远则谓书、画用笔同道。窃以为众说仍未穷其至理。书画相通者,其源尽在于审美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昔游黄山,得见程邃山水册页数纸,其画境混茫虚灵,渴笔皴点,极老极苍。然与时风迥异,此其画名不显之累乎?或一时为印名所掩,亦未可知也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大涤子画无定格,变相既多,失手处亦不免。盖如其人也:时而耿介,间亦卑屈;时而清高,亦复鄙俗;或得意。或“零丁”;出佛入道,却心慕荣华。其间苦闷,不可与人道也。然大涤子终归性情中人,其《话语录》洋洋万言,字字掷地有声,故托映于画名多多矣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雪个山水幽寂奇突,画格高古,不同凡响。此由自家所得于心传意领者,所谓“笔墨小技耳,非情操卓行则不工”。雪个遭家国俱亡之痛,摧折五内,遂装哑佯疯,哭笑无常,时醉时醒,颠态百出,故发之于书画,皆臻妙境,且不与人同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食古而化,万变自溢于心;下笔天成,一息可通乎千古。沈宗骞论自运有如是说。若不谙理法,忸怩满纸,乃至故意灵巧,刻做甜俗,以取悦众目,遂落后尘,有胡以能传万物于楮笔之外耶?!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苏子曰:“始之真放在精微”,大写意画、狂草书、豪放印,看似粗疏,实则缜密,较工整一路,笔虽简而意欲繁。若失之精微,必流于粗野。余治印,极虑竭思,往往十朽而一罢。不知者谓余“胡写乱刻”,嗟夫!此非过来人也,又安可道之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八大山人以花鸟名世,其所作山水更超乎尘想。看笔墨,论境界,皆远出大涤子之上。苦瓜生气弥漫,八大则逸韵透脱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张彦远论画,于神、妙、能三品之上,独标逸格。遂使后人于一“逸”字,最难分解。孙仰曾谓“洒然自得,雅淡天成”;邓椿谓“不拘常发”;恽寿平谓“纯是天真,非拟议可到”;礼谓“须有意到笔不到处”;李修易谓“笔简意赅,别开一境”;松年谓“有仙风道骨,无烟火暴烈之气”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以今视之,逸品于不拘形似,得之自然而外,须有出人意表处。即不入时趋,不拘常法,而独具新意。与“创新”二字,或同一旨趣乎?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用印不称,书画纵然神妙,亦不免白壁之瑕。于大小、位置、文字、多寡。必审势定夺,更须与书风画风略近为要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学龚半千者,多修饰描摹,故极易得板滞之病。细审野遗原作,丘壑虽安妥,然笔法圆健,墨色鲜活,结构于谨严中有疏散,树石于齐整中见松灵。有如此手段,何患叠实不化?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或谓画家合意之作,展卷则神气立现。拜观缶翁此图,雄而秀,肆而醇,虽着墨不多而合于天造。按壬子恰值缶翁古稀,其时人书俱老,诗画亦然。翁自题画松有句云:“笔端飒飒生清风,解衣般吾画松。”把卷想见其时情景,信然信然。今此画为大跃兄幸获,因嘱于题侧,余谢不敏,深有愧焉。

 

 【双缀集.随笔】 大幅小品,不可等观。盖小品须得趣,大幅务必得势。趣存乎情,势存乎胆。然一味狂涂非谓胆也。胆魄须合于大局之要。或有小品绝佳,若大至四尺,则散乱不可收拾。昔石田先生功力过人,亦不敢轻率,必待四旬后方作大幅。可知大又岂易得之乎?